高梁中含的脂肪及鐵較大米多高粱籽粒含有的丹寧,絕大部分存在于種皮和果皮中。丹寧有澀味,妨礙人體對食物的消化吸收,容易引起便秘。為了消除丹寧對人體的不良影響,碾制高粱米時,應盡量將皮層去凈。食用時,可通過水浸泡及煮沸,以改善口味和減輕對人體的影響。主要營養成分,按占干物質計,粗蛋白質9%,粗脂肪3.3%,碳水化合物85%,粗纖維1%,以及鈣、磷、鐵等微量元素和維生素B族。其中,蛋白質以醇溶性蛋白質為多,色氨酸、賴氨酸等人體必需的氨基酸較少,是一種不完全的蛋白質,人體不易吸收。如將其與其他糧食混合食用,則可提高營養價值。食用以白色高粱米為最好,含丹寧最少,角質最多,食用品質好,磨粉和做淀粉,粉質較好。歷史上高粱米曾是東北城鄉人民的主要食糧之一,可以做米飯,也可磨粉和制作各種面食。原糧經清理、脫殼、碾去皮層(多道碾白)、成品整理即為成品。由于加工除去了皮層,并含有碎米、糠粉等,極易吸濕發熱,不耐久儲。儲藏期間要根據溫度、濕度變化,適時密閉門窗,以防吸濕發熱霉變。[1]
高粱有一定的藥效,具有和胃、健脾、消積、溫中、澀腸胃、止霍亂的功效。高粱中含有單寧,有收斂固脫的作用,患有慢性腹瀉的病人常食高粱米粥有明顯療效,但大便燥結者應少食或不食高粱。高粱不僅供直接食用,還可以制糖、制酒。高梁根也可入藥,平喘,利尿、止血是其特長。它的莖稈可榨汁熬糖,農民叫它 “甜秫秸”。
在谷物中,高粱蛋白質中賴氨酸含量最低,因而蛋白質的質量也最差;高梁的尼克酸含量也不如玉米多,但卻能為人體所吸收,因此,以高粱為主食的地區很少發生“癩皮病”。
高粱有紅、白之分;紅者又稱為酒高粱,主要用于釀酒,白者用于食用,性溫味甘澀。高粱按性狀及用途可分為食用高粱、糖用高粱、帚用高粱。高粱是釀酒、制醋、提取淀粉、加工飴糖的原料。
高粱脫殼后即為高梁米,子粒呈橢圓形、倒卵形或圓形,大小不一,呈白、黃、紅、褐、黑等顏色,一般隨種皮中單寧含量的增加,粒鈀由淺變深。胚乳按結構分為粉質、角質、蠟質、爆粒等類形,按顏色又有白胚乳和黃胚乳之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