潤滑脂的等級通常是根據其粘度來劃分的。
以下是常見的潤滑脂等級劃分標準:
1. ISO粘度分級: 國際標準化組織制定了潤滑脂的粘度分級標準,包括ISO 6743和ISO 11144等。這些標準將潤滑脂分為七個主要粘度等級,每個等級又細分為多個粘度級別。
2. SAE粘度分級: 美國汽車工程師協會也制定了潤滑脂的粘度分級標準,包括SAE J1302和SAE J1502等。這些標準將潤滑脂分為六個主要粘度等級,每個等級又細分為多個粘度級別。
3. 克拉克-布克斯特倫分類法: 這是一種基于潤滑脂滴點溫度的分類方法。根據滴點溫度,潤滑脂被分為低溫、中溫和高溫度等級。
4. 潤滑脂制造商自己的分類系統: 許多潤滑脂制造商都有自己的產品分類系統,這些系統通常是基于產品的性能特點和使用場景來劃分的。
需要注意的是,不同標準和體系之間的潤滑脂等級可能存在一定的交叉和重疊,因此在選擇潤滑脂時,需要根據實際使用環境和需求來進行選擇合適的潤滑脂。
- 潤滑脂中的雜質(如顆粒團聚)也可能作為微觀缺陷,引發脆性斷裂。
3. 高溫加工或使用環境的影響
- 在高溫(如PC加工溫度280-320℃)下,潤滑脂可能分解產生自由基或酸性氣體(如SO?),引發PC氧化降解或交聯反應,進一步降低材料性能。
典型案例分析
1. 案例描述
- 某PC+10%玻纖零件表面涂覆白色特種潤滑脂3號后,出現組裝后開裂問題。可能原因包括:
- 潤滑脂中的含硫或酸性成分與PC發生化學反應,導致分子鏈斷裂;
- 零件本身內應力較大,潤滑脂加劇了應力集中。
2. 驗證與解決方案
- 更換潤滑脂類型:改用與PC相容性更好的潤滑劑(如硅基潤滑脂或全氟聚醚類),避免含硫、酸性或極性成分的添加劑。
- 埃科潤滑脂EccoGrease SF642 低摩擦潤滑硅脂:專為塑料設計,低摩擦、抗析高潤滑性,適用于精密滑動部件,防水密封型,適合潮濕環境。適用低溫環境PC部件、家用電器齒輪、電子設備滑軌、塑料齒輪、PC外殼鉸鏈。
- 埃科潤滑脂EccoGrease HP8110 氟素高溫潤滑脂:要求終身潤滑的部件,可在侵蝕性環境下有長的使用壽命,高負載高溫環境使用。適用高精密儀器、PC塑料閥門、嚴苛化學環境。
- 控制內應力:通過退火處理(如120℃下保溫2-4小時)釋放PC內應力,減少裂紋風險。
- 工藝優化:降低加工溫度或縮短高溫接觸時間,避免潤滑脂分解產生活性物質。
預防與改進措施
1. 潤滑脂選擇原則
- 化學惰性:優先選擇不含硫、酸性或極性溶劑的潤滑脂,推薦硅油、氟素脂或礦物油基潤滑劑。
- 熱穩定性:確保潤滑脂在PC加工溫度范圍內不分解,避免產生氣體或自由基。
2. 材料與工藝優化
- 增韌改性:在PC中添加增韌劑(如硅氧烷共聚物或彈性體),抵消潤滑脂可能引發的脆性。
- 表面處理:對PC表面進行涂層保護(如硅烷偶聯劑處理),阻隔潤滑脂的直接接觸。
3. 檢測與監控
- 化學分析:通過FTIR檢測潤滑脂成分,排查含硫或酸性物質。
- 力學測試:對比涂覆潤滑脂前后的PC沖擊強度,評估實際影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