閻王,即閻羅王,或稱閻羅大王稱閻魔王閻魔,即琰摩、琰摩羅,原系梵語之譯音。閻王原是古印度神話中間的主宰,有兄妹雙王之說,稱兄治男魂,妹治女魂。以閻王作為的主宰,掌管地獄輪回,大約在南北朝時傳入中國。早期只來了閻王一人,而后由治事分現為五人,其僚佐有十八人。唐代時,就有天帝冊封閻羅王,并由其統率五岳衛兵之說,同時也有地獄分為十殿,十殿均有主,稱地府十王。十王各有名號,合稱十殿
閻王在中國民間影響很大,傳說他是陰間的國王,人死后都要到陰間去報道,接受閻王的審判,生前行善者,可轉世成人,享富貴,生前作惡者,會受懲罰,下地獄,受刑后轉世成人。地獄十王信仰是佛教東傳后依附佛典而創的產物。唐代時, 佛教在中原文化熏陶下始形成完整的十王說法, 并逐漸地與民間喪葬行事中修七薦亡的“七七齋”緊密聯系。如《佛說地藏菩薩發心因緣十王經》《佛說閻羅王受記令四眾逆修生七齋功德往生凈土經》 就談到地獄十王說。宋元以降, 道教比附佛教中地藏菩薩這位幽冥教主形象, 構建出自己的地獄之主救苦天尊, 同時將地藏菩薩轄下“十王”改造為救苦天尊轄下“十真君”, 即認為地獄十王乃系十位真君之化身。 [5]十殿閻羅是十個主管地獄的閻王的總稱,分別是:秦廣王、楚江王、宋帝王、仵官王、閻羅王、卞城王、泰山王、都市王、平等王、轉輪王。此十王分別居于地獄的十殿之上,因稱此十殿閻王。